无人机体系由多维度子系统构成,包括飞行器平台、地面支持系统、任务载荷及保障体系。飞行器平台根据应用场景分为物流无人机)、测绘无人机、巡检无人机等类型,配备飞控计算机、惯性导航系统和电动 / 混合动力装置,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实现长航时或垂直起降能力。地面支持系统包含指挥控制站、通信中继设备和雷达监测网,其中地面站部署任务规划软件,通过数据链与无人机交互;4G/5G 通信终端实现城市环境覆盖,毫米波雷达进行障碍物检测与路径规划。任务载荷系统集成遥感设备(多光谱相机、激光雷达)、环境监测传感器(大气采样仪、热成像仪)及物流专用设备(智能货舱、精准投送装置)。保障体系涵盖自动化充电站、地面检测车和应急回收系统,降落伞与气囊装置确保安全着陆。
天线作为无人机系统的信息交互核心,承担多模态通信与感知功能。导航定位依赖双频 GNSS 天线接收北斗 / GPS 信号,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,RTK 技术辅助农田测绘。数据链通信通过 LTE 频段全向天线实现城市视距覆盖(5-10km),卫星通信终端(Ku 频段)支持跨区域物流监控。遥测与控制通过 2.4GHz 天线传输飞行参数(速率 5Mbps),5.8GHz 指令天线接收控制信号(延迟 < 50ms)。任务载荷支持方面,超宽带天线传输高清测绘影像(分辨率 0.05m),毫米波雷达天线实现电力线巡检(检测精度 ±5cm)。应急通信系统中,高增益定向天线(增益 30dBi)建立临时通信网络,LoRa 天线实现低功耗广域物联网覆盖。这些天线通过多频段协同与智能化设计,确保无人机在物流配送、农业监测、电力巡检等民用场景中的稳定运行与高效作业。